DPP_1.JPG DPP_2.JPG DPP_3.JPG DPP_4.JPG DPP_5.JPG DPP_6.JPG  

寒茱萸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之具有特徵的著果植物.有常綠的茱萸和落葉的茱萸.盆栽上多半是用寒茱萸(常綠),寒茱萸在植物學上被視為{苗代茱萸}.所謂的寒茱萸是在盆栽界的名稱,說到茱萸,幾乎都是指寒茱萸.

寒茱萸極為強健且容易創作,寒茱萸不需要為了附著果實而操心,花朵於秋季開放,10月開出質樸的白花,果實的附著方式在2年枝和1年新梢這兩邊,老枝上也會有極小的短枝增加於葉腋,葉子的基部有小枝(也有很多枝只有芽而不伸展),並在此處開花,結果.而新梢會在春天伸出,1年枝之基部的節也有花附著而結果,舊枝和新梢這兩邊都會如此著果,也就是說,樹老到某種程度就一定會附著果實,越過度有果實附著,生長就越良好.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4.JPG DPP_5.JPG DPP_1.JPG DPP_2.JPG DPP_3.JPG DPP_6.JPG DPP_7.JPG  銀梧   學名Elaeagnus oldhamii胡頹子科(Elaeagnaceae)胡頹子屬(Elaeagnus)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綠葉、葉背為銀白色,故盆栽界稱為銀梧是本省原生樹種,耐潮濕、風寒、陰暗,濱侮生長模式,生長力強、耐修剪、彫朔創作力強。尖葉、圓葉或成波琅狀葉,膚質為荒皮性。雌雄異株,每年的十一、十二月開花結果至三、四月為果熟期。銀梧是藥用植物,全株味酸..性平,民間流傳泡酒後,有強腎,補腎及調理腰骨酸痛等。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01.JPG DPP_0005.JPG DPP_0002.JPG DPP_0003.JPG DPP_0006.JPG DPP_0004.JPG  

毛榕(Ficus tinctoria Forst),又稱岩榕、白沙、斯氏榕、澀仔樹、澀葉榕、豬腳榕、斜葉榕、匍匐斜葉榕、礁上榕屬多果及大紅果品種,細綿枝特多、不易失枝、葉性佳平坦可縮小、節間細密、全年結果、果期長,此棵果色超多、一年四季果色均不同、會變色,果色有鮮黃、橙黃、橙紅、鮮紅、豔紅...之變化,一般毛榕成熟果色多為暗黑紅色;毛榕生長緩慢,且需時常剃枝(每月1~2),要達到成品會比一般樹種成品時間要來的長,而在後期時剃葉次數更要增加,密枝越剪越密。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37.JPG DPP_0038.JPG DPP_0039.JPG DPP_0040.JPG DPP_0041.JPG 5HGJ9vMm6OgGZYR_wUiWeQ[1].jpg  黃梔別名:黃梔子、梔子花,葉對生或輪生,全緣,正背面平滑,背面無毛或短毛,花為大形單瓣花,花期在4~6月間,花頂生或腋生,具芳香,花先白色,後轉黃色時,香味就更加濃郁,實為漿果,有如小楊桃,也像古代的酒杯:巵。剛結果時為青綠色,隨著成熟漸漸轉為橘紅色。種子紅色,數量頗多,黃熟後還可提煉黃色的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禁城(Forbidden City)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的宮城,全部宮殿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位于紫禁城的前部。外朝由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組成的中軸線和中軸線兩旁的殿閣廊庑組成。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爲主,前面有太和門,兩側又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從建築的功能來看,外朝是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的地方,舉凡國家的重大活動和各種禮儀,都在外朝舉行。內廷是皇帝後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禦花園和兩旁的東西六宮等宮殿群組成。內廷位于紫禁城的後部(北部),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是帝後居住的地方,這組宮殿的兩側有居住用的東西六宮和甯壽宮、慈甯宮等;以及分布在內廷各處的四座禦花園。宮城內還有禁軍的值房和一些服務性建築以及太監、宮女居住的矮小房屋、宮城正門午門至天安門之間,在禦路兩側建有朝房。朝房外,東爲太廟、西爲社稷壇。宮城北部的景山則是附屬于宮殿的另一組建築群。DPP_1.jpg DPP_2.JPG DPP_3.JPG DPP_4.JPG DPP_5.JPG DPP_6.JPG DPP_7.JPG DPP_8.JPG DPP_9.JPG DPP_10.JPG DPP_11.JPG DPP_12.JPG DPP_13.JPG DPP_14.JPG DPP_15.JPG DPP_16.JPG DPP_17.JPG DPP_18.JPG DPP_19.JPG DPP_20.JPG DPP_21.JPG DPP_22.JPG DPP_23.JPG DPP_24.JPG DPP_25.JPG DPP_26.JPG DPP_27.JPG DPP_28.JPG DPP_29.JPG DPP_30.JPG DPP_31.JPG DPP_32.JPG DPP_33.JPG DPP_34.JPG DPP_35.JPG DPP_36.JPG DPP_37.JPG DPP_38.JPG DPP_39.JPG DPP_40.JPG DPP_41.JPG DPP_42.JPG DPP_43.JPG DPP_44.JPG DPP_45.JPG DPP_46.JPG DPP_47.JPG DPP_48.JPG DPP_49.JPG DPP_50.JPG DPP_51.JPG DPP_52.JPG DPP_53.JPG DPP_54.JPG DPP_55.JPG DPP_56.JPG DPP_57.JPG DPP_58.JPG DPP_59.JPG DPP_60.JPG DPP_61.JPG DPP_62.JPG DPP_63.JPG DPP_64.JPG DPP_65.JPG DPP_66.JPG DPP_67.JPG DPP_68.JPG DPP_69.JPG DPP_70.JPG DPP_71.JPG DPP_72.JPG DPP_73.JPG DPP_74.JPG DPP_75.JPG DPP_76.JPG DPP_77.JPG DPP_78.JPG DPP_79.JPG DPP_80.JPG DPP_81.JPG DPP_82.JPG DPP_83.JPG DPP_84.JPG DPP_85.JPG DPP_86.JPG DPP_87.JPG DPP_88.JPG DPP_89.JPG DPP_90.JPG DPP_91.JPG DPP_92.JPG DPP_93.JPG DPP_94.JPG DPP_95.JPG DPP_96.JPG DPP_97.JPG DPP_98.JPG DPP_99.JPG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01.JPG DPP_0002.JPG DPP_0003.JPG DPP_0004.JPG DPP_0005.JPG DPP_0007.JPG DPP_0008.JPG  

狀元紅葉性小、小果實、節間短小、不定芽又特別多,對盆栽創作者!任何形態的造形變化是容易塑造之良材。狀元紅形態優雅變化多,有花、果實又長時亮麗變化,是盆栽興趣玩家,文人雅士,人手多盆的矯客。對初學者亦是學習創作、容易栽培管理的優良素材品種。

狀元紅在三、四月開白色叢生小花,生果為綠色如綠豆大小著果期長達九個月,十月中旬為果實成熟期,果實會在短期內急速長大二至三倍大,轉為黄果。十月下旬為果熟期至元旦。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30.JPG DPP_0031.JPG DPP_0032.JPG DPP_0033.JPG DPP_0034.JPG DPP_0035.JPG  

「雀梅」是鼠李科植物,果實可食,味酸甜,?葉可泡茶,樹型古典樸拙,自古以來就是製作盆景重要的素材之一。「雀梅」在園藝中可用來當綠籬,也適合配置在山石中,由於其 根、幹自然奇特,樹姿蒼勁古雅,為嶺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樹之一,亦為盆景界七賢之一,「雀梅」喜溫暖濕潤氣候,不甚耐寒,適塵性相當強,對土質要求不嚴格,耐旱耐水濕,耐貧瘠,雖喜陽也能耐陰,根係發萌相當強,耐修剪,成長相當迅速,很容易照顧。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23.JPG DPP_0024.JPG DPP_0028.JPG DPP_0025.JPG DPP_0026.JPG  

西印度櫻桃的果實.維他命C含量是水果類之冠.營養價值高有天然維他命的美譽.

西印度櫻桃是常綠灌木熱帶果樹,英名為West Indian Cherry, Barbados Cherry, Acerola,為黃褥花科其學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及中美洲等國習用Malpighia glabra L, ,在波多黎各等地區則慣用M.punicifolia L.,現已經由Vivaldi氏正名為M.emarginata DC.。西印度櫻桃原產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地區的原住民早在好幾百年前即有栽種利用,後經由熱帶美洲傳至夏威夷、印度而至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他各國。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就引入栽種於植物園標本圃,1953(民國42)再由台灣大學林樸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蔡致謨先後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及波多黎各引進分別在台北林業試驗所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試種,其結果在嘉義生長情況良好,樹形強健,對風土適應性強。西印度櫻桃屬常綠灌木叢生型,樹型優美,在台灣中南部開花及結果期分別長達9個月及6個月,常年綠葉,間雜著淡紅色或深紅色花,由綠色果轉黃色果而至紅色果之變化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100.JPG DPP_0101.JPG DPP_0102.JPG DPP_0103.JPG DPP_0104.JPG DPP_0086.JPG DPP_0095.JPG DPP_0096.JPG DPP_0105.JPG DPP_0098.JPG DPP_0099.JPG 20130915_101656.jpg DPP_0089.JPG DPP_0141.JPG DPP_0138.JPG DPP_0085.JPG DPP_0090.JPG DPP_0082.JPG DPP_0091.JPG DPP_0083.JPG DPP_0084.JPG DPP_0093.JPG DPP_0094.JPG DPP_0134.JPG DPP_0135.JPG  

明朝正統八年(1443太監王振舍宅建私廟,1444年廟建成,明英宗賜名智化禪寺。1446年王振將部分宮廷音樂移入寺中,經歷代發展,形成獨樹一幟的佛教「京音樂」,有「中國古樂活化石」之譽。

智化寺中路上從南到北分布著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智化門)、智化殿及配殿大智殿、輪藏殿,萬佛閣(下層為如來殿,上層為萬佛閣),大悲堂,萬法堂。其頂部藻井很有特色,但後被盜賣,現存美國納爾遜博物館

智化寺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胡同大方家胡同之間,山門開於祿米倉胡同。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