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01.JPG DPP_0002.JPG DPP_0003.JPG DPP_0004.JPG DPP_0005.JPG DPP_0006.JPG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世音菩薩像 1.jpg 觀世音菩薩像 2.jpg 觀世音菩薩像 3.jpg  觀世音菩薩像 4.jpg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祂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過去佛號是正法明如來佛教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觀世音菩薩像 1.jpg 觀世音菩薩像 2.jpg 觀世音菩薩像 3.jpg  觀世音菩薩像 4.jpg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05.JPG 

雍和宮位於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樞,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乾隆九年(1744年),將其改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雍和宮改為喇嘛廟,是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宮南北長近400,占地約66平方米,具有將漢、滿、蒙、藏等多種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整個寺廟坐北朝南,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位於南北中軸線上,有七進院落、五層殿堂,由南往北,依次為牌樓院、昭泰門、天王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建築。中軸布局,左右對稱,擁有殿宇上千間。

  雍和宮的主要建築物是五進大殿,一進天王殿,二進雍和宮正殿,三進永佑殿,四進法輪殿,五進萬福閣。這五進大殿殿宇巍峨,氣勢軒昂,還有著不同於一般寺院的行宮氣勢。DPP_0006.JPG DPP_0007.JPG DPP_0008.JPG DPP_0009.JPG DPP_0010.JPG DPP_0011.JPG DPP_0013.JPG 昭泰門DPP_0014.JPG DPP_0015.JPG DPP_0016.JPG DPP_0017.JPG

天王殿(雍和門)

DPP_0018.JPG DPP_0019.JPG DPP_0020.JPG DPP_0021.JPG 乾隆年間鑄造的青銅獅子

DPP_0022.JPG DPP_0023.JPG DPP_0024.JPG袒胸露腹、笑臉迎人的彌勒佛 DPP_0025.jpg DPP_0026.jpg彌勒佛後面為手握金剛杵木雕韋馱 DPP_0027.JPG

雍和宮(祖師殿),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西邊為燃燈佛、東邊為彌勒佛。大殿兩側的十八羅漢塑像,為清乾隆年間塑造,塑像係以目前已失傳的「彩繪撥金」及「蒙麻脫沙」手法塑造,彌足珍貴。

DPP_0028.JPG DPP_0029.JPG DPP_0030.JPG DPP_0031.JPG DPP_0032.JPG DPP_0033.JPG DPP_0034.JPG DPP_0035.JPG

永佑殿是面闊五間、進深兩進、單檐歇山頂建築,與天王殿同樣為明五暗十結構,原名正寢殿,因雍正帝去世後曾停靈此地,改名為神御殿,乾隆九年又改名為永佑殿,殿中蓮花寶座供奉的無量壽佛、藥師佛、獅吼佛,每尊高二點三五公尺,係以白檀木雕刻而成,殿內西壁懸掛一幅綠度母補繡像,傳說繡像是乾隆的母親孝聖皇太后花費一年多的時間,以七千多塊色彩不一的大小綢緞繡成的。永佑殿西側為專供喇嘛研究天文、曆法的數學殿,東側的藥師殿,供喇嘛學習醫術與藥物之用,藥師殿中供奉宗喀巴大師、藥師佛及長壽佛。

DPP_0036.JPG DPP_0037.JPG DPP_0038.JPG

「法輪殿」原為雍王府寢殿,殿堂高大、黃瓦玉階,法輪殿是平面十字形結構,黃色琉璃瓦的殿頂上建有五座小閣樓,閣樓上又仿西藏佛寺建築建五座鎦金寶塔,殿中供奉高六點一公尺的宗喀巴銅像,銅像前是一尊銅質鍍金的釋迦牟尼像,
法輪殿內有一木盆為魚龍變化盆,又稱洗三盆,相傳為乾隆皇帝剛出生用的「洗三盆」,「洗三」是小孩在出生第三天要一次澡的俗稱,也隱喻著用此盆洗澡的小孩日後會飛黃騰達。在宗喀巴銅像後面的五百羅漢山,是由紫檀木雕製而成,羅漢山上置有五百尊由金、銀、銅、鐵、錫金屬製成的羅漢像,堪稱是雍和宮三絕之一。

DPP_0039.JPG DPP_0040.JPG DPP_0041.JPG  

萬福閣是仿遼金時代建築風格,是雍和宮中軸線上最後一進建築,整座建築為木結構,飛檐三重,面寬五間、深五進、高二十五公尺,中層檐前題額「淨域慧因」、下層題額「圓觀並應」,殿內供奉一尊地上十八公尺、地下八公尺,總高二十六公尺、寬八公尺的木雕彌勒佛像,這尊大佛是由一整株珍貴白香檀木雕刻而成,矗立在漢白玉雕刻的巨型須彌座上,益發顯得雄偉壯觀、氣勢磅礡。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成殿」雕花木匾 與 玻璃剪黏 雙龍.jpg 垂脊上另一種雕飾則為成排之鴟鶚,其本為凶惡之鳥,但因受孔子感化而馴良,後人因紀念此事而將原有一般廟宇中常見之仙人走獸代之以鴟梟,其典故是來自於《詩經》中之「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jpg 屋脊上虎邊泥塑 {武生.jpg 屋脊上龍邊泥塑 {文生 }.jpg 玻璃剪黏 九層寶塔,一說為珠宮.jpg 玻璃剪黏 九層寶塔與雙龍.jpg 玻璃剪黏 玫瑰與鳳凰.jpg 玻璃剪黏 梅花與雙鳥.jpg 玻璃剪黏 菊花與雙雞.jpg 通天筒又名藏經筒或藏書筒,為孔子廟建築專有之裝飾。此飾物之來源,一說為宋儒朱熹因感佩孔子之偉大而設,另一說則為泰始皇焚書坑儒時,為保護經書而設,後人紀念此事而加以模仿。.jpg 戧脊之端鯉魚吐水(玻璃剪黏).jpg 燕尾起翹 {鴟吻有防火之意 }.jpg  孔廟建築組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為「大成殿」。孔廟在創建之初就設有大成殿,整個大成殿位於高起之台基上,在高度上也凌駕於其他建築,呈現一種崇高的意涵。 大成殿前有露台,是釋奠禮祭孔時,表演佾舞之場所。室內並有清代歷任皇帝及民國歷任元首之匾額,為全台所獨有。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朝畫家 [ 潘恭壽 ] 1.jpg 清朝畫家 [ 潘恭壽 ] 2.jpg 清朝畫家 [ 潘恭壽 ] 3.jpg 清朝畫家 [ 潘恭壽 ] 4.jpg 清朝畫家 [ 潘恭壽 ] 5.jpg  

潘恭壽字慎夫.號蓮巢.丹徒(今江蘇鎮江).生於1741-1794.能詩能畫

故畫多含詩意.山水得董其昌.米友仁墨暈.清腴妍冷.又善沒骨法.

佛像則出入丁雲鵬.吳文中之間.此張紙本佛像.畫於嘉慶五年.描金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 .面相慈悲莊嚴.工法嚴謹.筆觸順暢.可見畫家的深厚功力與作畫時的虔誠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俞劍華 1.jpg 俞劍華 2.jpg 俞劍華 3.jpg  

俞劍華名琨.以字行.山東濟南人.長期寄居上海.南京.一九一八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手工科.從師陳師曾學畫.擅長山水.亦工花卉.兼善書法.歷任上海新華藝大.上海美專.東南聯大.暨南大學教授....等.此三幅山水畫.雖是傳統畫風.構圖嚴謹..筆觸老鍊.用色淡雅.不亞於前人之作.可說俱有高度藝術價值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潤庠 1.jpg 陸潤庠 2.jpg 陸潤庠 3.jpg  

陸潤庠字鳳石.元和 ( 今江蘇蘇州 ).同治十三年 ( 1874 )狀元.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緒庚子 ( 1900 )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西狩.達行在.代言草制.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諡文端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PP_0001.JPG DPP_0002.JPG DPP_0003.JPG DPP_0004.JPG DPP_0005.JPG DPP_0006.JPG  

珍珠柏名:檜、紅心

地:中國及日本,目前台灣普遍栽植。

珍珠柏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龍的原種,可以長到2公尺餘,外型渾圓。樹皮赤褐色,

常呈片狀剝落;樹冠成圓錐型或尖塔型。葉色終年青翠,枝葉密生,葉有兩型,一為鱗片葉,瓦狀排列,對生,背有不明顯之線點,多生於幼葉或正常枝條;一為針形葉,三枚輪生或交互對生,先端銳尖。全株大多為鱗片葉,樹枝下少數是針形葉。雌雄異株,不開花,但結軟的「毬果」,看似從枝條上慢慢長出。毬果成熟時,直徑不到 一公分 ,種子就藏在裡面。果期是1011月,毬果漿職,成熟時是紫黑色,有一層蠟粉。果實是堅硬的球形毬果,種子包在毬果裡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熟。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水梅又稱香水梅                               水梅原産於熱帶亞洲,別名水茉、王冠倒吊筆,是屬夾竹桃科落葉灌木,水梅株高 1 ~ 2公尺。葉對生,披針形,全緣,捲曲。春末至秋季開花,頂生,花冠白色,五瓣,懸垂性,素雅芳香,木紋紋理光滑,莖幹通直,分枝多,雄蕊突出於花冠  褐色,環繞柱頭,懸垂性,具芳香。香水梅的開花性非常好,由於花朵型態非常清麗、飄逸,花期又長〈春至夏季〉具芳香,很受人喜愛。

文章標籤

土地姥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